-
第 22-1 條依第七條劃定之都市更新地區,於實施都市更新事業時,其同一建築基地 上有數幢或數棟建築物,其中部分建築物毀損而辦理重建、整建或維護時 ,得在不變更其他幢或棟建築物區分所有權人之區分所有權及其基地所有 權應有部分之情形下,以各該幢或棟受損建築物所有權人之人數、所有權 及其基地所有權應有部分為計算基礎,分別計算其同意之比例。
-
第 25-1 條以協議合建方式實施都市更新事業時,得經更新單元範圍內土地及合法建 築物所有權人十分之八,並其所有土地總面積及合法建築物總樓地板面積 十分之八同意後實施之。 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如屬前項採多數決方式辦理報核者,對於不願參與合建 協議之土地或合法建築物,得以權利變換方式實施之,或由實施者協議價 購;協議不成立者,得由實施者檢具協議合建及協議價購之條件、協議過 程等相關文件,按徵收補償金額預繳承買價款,申請該管直轄市、縣 (市 ) 主管機關徵收後,讓售予實施者。
-
第 27 條都市更新事業計畫範圍內公有土地及建築物,應一律參加都市更新,並依 都市更新事業計畫處理之,不受土地法第二十五條、國有財產法第七條、 第二十八條、第六十六條、預算法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第八十六條 及各級政府財產管理規則相關規定之限制。 公有土地及建築物為公用財產而須變更為非公用財產者,應配合當地都市 更新事業計畫,由各該級政府之非公用財產管理機關逕行變更為非公用財 產,統籌處理,不適用國有財產法第三十三條至第三十五條及各級政府財 產管理規則之相關規定。 前二項公有財產依下列方式處理: 一、自行辦理、委託其他機關 (構) 辦理或信託予信託機構辦理更新。 二、由信託機構為實施者以信託方式實施都市更新事業時,應信託予該信 託機構。 三、由直轄市、縣 (市) 政府或其他機關以徵收、區段徵收方式實施都市 更新事業時,辦理撥用。 四、以權利變換方式實施都市更新事業時,除按應有之權利價值選擇參與 分配外,並得領取現金補償。 五、以協議合建方式實施時,得以標售或專案讓售予實施者。 六、其他法律規定之方式。
-
第 40 條權利變換範圍內土地及建築物經設定抵押權或典權,除自行協議消滅者外 ,由實施者列冊送該管登記機關,於權利變換後分配土地及建築物時,按 原登記先後,登載於原土地或建築物所有權人應分配之土地及建築物;其 為合併分配者,抵押權與典權之登載,應以權利變換前各宗土地或各幢 ( 棟) 建築物之權利價值,計算其權利價值。 實施權利變換未受土地及建築物分配者,或不願參與分配者,其原設定抵 押權或典權之權利價值,由實施者在不超過原土地或建築物所有權人應得 補償之數額內,代為清償或回贖。
法規名稱:
都市更新條例
修正日期:
民國 94 年 06 月 22 日
沿 革:
中華民國94年6月22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09400092851號令修正公布第22-1、25-1、27、40條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