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二 章 預防及通報
-
第 8 條主管機關及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就其權責範圍,依性侵害防治之需要,尊 重多元文化差異,主動規劃預防、宣導、教育及其他必要措施;對涉及相 關機關之防治業務,並應全力配合。
-
第 9 條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每學期應實施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至少二小時。 前項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他人性自主之尊重。 二、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三、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四、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五、其他與性侵害防治有關之教育。 幼兒園應實施性侵害防治教育宣導。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數達三 十人以上者,應定期舉辦或督促所屬人員參與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
-
第 10 條法院、檢察署、司法警察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責人員處 理性侵害案件。 前項經專業訓練之專責人員每年應至少接受性侵害防治專業訓練課程六小 時。 第一項之機關應適時辦理教育訓練,以充實調查、偵查或審理兒童或心智 障礙者性侵害案件之司法警察、司法警察官、檢察事務官、檢察官或法官 之辦案專業素養;相關教育訓練至少包含接受兒童或心智障礙者性侵害案 件詢(訊)問訓練課程。 第一項醫療機構,應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並設置處理性侵害案件醫療小 組。
-
第 11 條醫事人員、社會工作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教保服務人員、警察人 員、勞政人員、司法人員、移民業務人員、矯正人員、村(里)幹事人員 、私立就業服務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於執行職務時,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 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 十四小時。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員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訊, 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於接獲第一項通報時,應即派員評估被害人需 求及提供服務。
-
第 12 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規定之通報後,知悉行為人為 兒童或少年者,應依相關法規轉介各該權責機關提供教育、心理諮商或輔 導、法律諮詢或其他服務。
-
第 13 條網際網路平臺提供者、網際網路應用服務提供者及網際網路接取服務提供 者,透過網路內容防護機構、主管機關、警察機關或其他機關,知有性侵 害犯罪嫌疑情事,應先行限制瀏覽或移除與犯罪有關之網頁資料。 前項犯罪網頁資料與嫌疑人之個人資料及網路使用紀錄資料,應保留一百 八十日,以提供司法及警察機關調查。
法規名稱: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修正日期:
民國 112 年 02 月 15 日
沿 革:
中華民國112年2月15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1200010191號令修正公布全文56條;除第13條條文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外,其餘自公布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