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 安全
  • 第 20 條
    營運機構應於下列處所明顯標示使用及安全說明: 一、場站月台。 二、車廂內及其進出口。 三、電梯、電扶梯。 四、電氣及供電設備。 五、緊急逃生設施。 六、路線、支柱及站區內非公眾通行之處所。 七、危險之處所。 八、通信設施 九、其他經主管機關指定之處所。
  • 第 21 條
    乘客搭乘空中纜車時,應遵守使用及安全說明及工作人員之指導,且不得 進入空中纜車設施路線及場站內非供公眾通行之處所。
  • 第 22 條
    營運機構對行車及非行車事故,應蒐集資料調查研究,分析原因,並採取 預防措施。
  • 第 23 條
    發生行車或非行車上之重大事故時,營運機構除需採取緊急救難措施,迅 速恢復通車外,應立即通知主管機關並隨時將經過及處理情形報請查核, 事後並應填具事故報告表報請主管機關備查。 前項所稱重大事故,指下列情形: 一、車廂脫纜、廂門故障、墜落。 二、因故停止運轉或斷電一小時以上。 三、人員重傷或死亡。 四、其他經主管機關規定者。 發生重大事故時,主管機關得通知營運機構提出報告、紀錄及相關文件或 口頭說明。 發生第二項以外之一般事故時,營運機構亦應按月彙報主管機關。
  • 第 24 條
    因運輸或其他事故致旅客死亡、傷害或財物損失、喪失時,營運機構應於 事故發生後儘速與受害者進行協調解決。
  • 第 25 條
    營運機構應就空中纜車系統及其相關設施,投保公共意外責任險;其最低 保險金額如下: 一、每人身體傷亡,給付最高新臺幣三百萬元。 二、每一意外事故財產損失賠償金額最高新臺幣二百萬元。 三、每一意外事故,賠償金額最高新臺幣三千萬元。 四、每一年度賠償金額最高新臺幣九千萬元。 營運機構應將每年度投保之公共意外責任險證明文件,報請主管機關備查 。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