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 有關同性伴侶權益保障及民法「家屬」規定之適用 發文機關:法務部
    發文字號:法務部 105.06.29. 法律字第10503510300號
    發文日期:民國105年6月29日
    主旨:有關同性伴侶權益保障及民法「家屬」規定之適用如說明二、三,請查照並轉知所屬
       。
    說明:
     一、為落實對同性伴侶權益之保障,行政院性別平等處前於 104年7 至 9月邀集相關機關
       協助檢視同性伴侶尚得以「家屬」、「同居人」、「關係人」、「家庭成員」等身分
       納入現行法規適用,復於 105年 4月28日召開「現行法規納入同性伴侶適用」協調會
       議,決議請本部針對民法「家屬」定義及範疇做成函釋,並請相關機關函轉及宣導所
       屬知悉,以促進各界瞭解現行已可保障同性伴侶權益之法規。故有關民法「家屬」規
       定之適用,爰有解釋之必要,合先敘明。二、民法第1122條規定:「稱家者,謂以永
       久共同生活為目的而同居之親屬團體。」第1123條規定:「家置家長。(第 1項)同
       家之人,除家長外,均為家屬。(第 2項)雖非親屬,而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同居
       一家者,視為家屬。(第 3項)」依實務及學說見解,核釋如下:
      (一)所謂家,民法上係採實質要件主義,以永久共同生活之目的而同居一家為認定標
         準,構成員間是否具家長家屬關係,應取決於其有無共同生活之客觀事實,而非
         以是否登記同一戶籍為唯一認定標準(司法院釋字第 415號解釋參照)。
      (二)所謂「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而同居」,係指以永久同居之意思,繼續的經營實
         質共同生活,而具有永久同居之事實而言;僅暫時異居,而仍有歸回以營實質共
         同生活意思者,亦屬之。至於戶籍登記上之「戶」乃係基於戶政上之必要所設,
         民法上身分關係之成立、變更及消滅,並不以戶籍登記為要件。因此戶籍登記之
         戶長及其戶內人員,與民法上所謂家長及家屬即非必屬一致,其至多僅能作為證
         明方法之一種而已(本部86年11月18日(86)法律字第039308號函參照)。
      (三)故依民法第1122條之規定,家之基本成員為親屬,須有親屬團體始為家,惟家成
         立後,家屬無須均為親屬,依民法第1123條第 3項之規定,非親屬得因「入家」
         而取得家屬之身分,亦即雖非親屬但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而同居一家者,視為
         家屬(戴炎輝等 3人合著,親屬法,2012年版,第 560、 575頁;陳棋炎等 3人
         合著,民法親屬新論,2010版,第 524、 543頁參照)。
     三、綜上所述,同性伴侶雖非親屬,尚得依民法第1123條第 3項規定取得家屬之身分。又
       戶籍登記及戶政機關辦理之同性伴侶註記,雖與民法家長家屬之認定未必一致,仍得
       作為證明方法之一種,並由權責機關依職權審酌認定。
    正本:總統府秘書長、行政院秘書長、立法院秘書長、司法院秘書長、考試院秘書長、監察
       院秘書長、行政院各部會行處署(法務部除外)、各縣市政府(含各直轄市及金門、
       連江兩縣)
    副本:行政院性別平等處(兼復貴處 105年 5月19日院臺性平字第1050163817號函)、本部
       直屬各機關(請視同正本辦理)、本部各單位(第 1類公文)、本部法律事務司( 4
       份)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