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發文字號:
法務部 96.08.09 法律決字第0960700579號書函
發文日期:
民國 96 年 08 月 09 日
要  旨:
關於醫師如有醫師法第 25 條各款情事所為之懲戒,而有醫師法之適用或
類推適用者,則其裁處權時效之起算點,則以其為業務上重大過失或重複
發生過失等行為之行為終了或結果發生時起算,而主管機關查獲之時點,
並非屬本法第 27 條所稱之「行為終了時」或「結果發生時」
主    旨:關於醫師法第 25 條各款規定應付懲戒事由,其移付懲戒之時效是否適用
          或類推適用行政罰法第 27 條第 1  項規定疑義乙案,本部意見如說明二
          至三,請  查照參考。
說    明:一、復  貴局 95 年 3  月 30 日北衛醫字第 0950023871 號函。
          二、來函所詢疑義,因涉及專門職業技術人員之懲戒是否有行政罰法(以
              下簡稱本法)之適用之先決問題,案經提請本部行政罰法諮詢小組第
              7 次會議討論在案,多數委員意見認為:
          (一)懲戒罰與行政罰之區隔,須從處罰之組織、程序、要件及種類予以
                實質觀察,惟因現行法規中對於專技人員懲戒制度之選擇及設計,
                故非能以名稱定為「懲戒」,即認為其屬懲戒罰。各主管機關仍應
                就主管法規相關規定予以檢視,釐清其性質,如係因違反行政法上
                義務而予制裁者,應屬行政罰;如非違反行政法上義務,而純係因
                違反內部紀律所為之制裁者,則屬懲戒,而無行政罰法之「適用」
                。
          (二)又本法之立法目的,乃為落實法治國家原則,如比例原則及法安定
                性原則等等。行政機關對於專技人員之懲戒縱非屬行政罰,行政機
                關為落實依法行政,為懲戒時亦應遵求上開法治國原則,故自得視
                具體個案情形類推適用行政罰法相關規定。因此,主管機關依醫師
                法第 25 條之 1、會計師法第 40 條及技師法第 40 條為懲戒時,
                得視具體個案及違反義務規定之性質,適用或類推適用本法相關規
                定。
          三、按本法第 27 條第 1  項及第 2  項規定:「行政罰之裁處權,因 3
              年期間之經過而消滅。(第 1  項)前項期間,自違反行政法上義務
              之行為終了時起算。但行為之結果發生在後者,自該結果發生時起算
              。(第 2  項)…」醫師如有醫師法第 25 條各款情事而依同法第 2
              5 條之 1  所為之懲戒,如依前開說明,而有本法之適用或類推適用
              者,則其裁處權時效之起算點,應以醫師為業務上重大過失或重複發
              生過失等行為之行為終了或結果發生時起算,主管機關查獲之時點,
              並非屬本法上開第 27 條第 2  項所定之「行為終了時」或「結果發
              生時」。至於本法第 27 條所定之裁處權時效,倘於醫師懲戒之實務
              運作上有窒礙難行之處,法制上並非不得另以法律為特別規定,以排
              除本法上開規定之適用,附為敘明。
          四、檢送前開諮詢小組會議紀錄乙份請卓參。
正    本:臺北縣政府衛生局、行政院衛生署(兼復  貴署 95 年 12 月 25 日衛署
          醫字第 0950051564 號函) 
副    本:本部法律事務司(4 份)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