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文字號:
財政部賦稅署 104.12.10 臺稅消費字第10404036860號函
發文日期:
民國 104 年 12 月 10 日
要 旨:
依以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 35 條第 1 項、第 42 條第 2 項及 第 42 條之 1 第 1 項等規定,稅捐稽徵機關催繳通知為移送行政執行 之執行名義,並無適法性問題
主 旨:有關稅捐稽徵機關以「營業人逾期未自動報繳營業稅欠稅催繳通知」為移 送行政執行之執行名義是否合法疑義乙案,復請查照。 說 明:一、復貴署 103 年 5 月 9 日行執法字第 10300521070 號函。 二、按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以下簡稱營業稅法)第 35 條第 1 項規定,營業人向主管稽徵機關申報銷售額、應納或溢付營業稅額, 其有應納營業稅額者,該營業人即負擔繳納義務,應先向公庫繳納後 ,檢同繳納收據一併申報。為劃一催繳欠稅之取證與便利強制執行, 本部前以 79 年 10 月 5 日台財稅第 790330651 號函及 81 年 9 月 25 日台財稅第 810300094 號函訂定「營業人逾期未自動報繳營 業稅欠稅催繳通知書」(以下簡稱催繳通知)格式乙種,作為稽徵機 關對於營業人逾期未自動報繳營業稅,發生欠稅之催繳文件,並以上 開通知書第 2 聯作為移送強制執行之依據。 三、次按營業稅法第 42 條之 1 第 1 項規定,主管稽徵機關收到營業 稅申報書後,應於第 35 條規定申報期限屆滿之次日起 6 個月內, 核定其銷售額、應納或溢付營業稅額,其立法目的,係為避免徵納雙 方法律關係久懸未決,故要求稅捐稽徵機關依限就營業人申報案件認 定其核課狀態。據此,主管稽徵機關依該條第 1 項規定就營業人已 申報案件所為核定,性質上為納稅義務關係之「確認處分」,以求徵 納雙方法律關係明確(至核定結果如有超出已申報範圍外之應行補徵 稅款,主管稽徵機關依同法第 42 條第 2 項規定另行填發繳款書通 知營業人繳納,係屬別事),與稅捐稽徵機關為求營業人已申報案件 (但未自動繳納已申報之應納稅額)迅速徵起,在營業人已申報應納 稅額範圍內,催令其依限繳納,具「下命處分」性質,仍屬有別,無 互相扞格之問題。是以,稅捐稽徵機關以催繳通知為移送行政執行之 執行名義,並無適法性問題。 四、為期周延明確,本署將修正現行「營業人逾期未自動報繳營業稅欠稅 催繳通知」格式,加附繳款書,以利執行,併此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