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一 章 總則
- 第 1 條本細則依戶籍法(以下簡稱本法)第八十二條規定訂定之。
- 第 2 條為辦理戶籍行政業務,在直轄市、縣(市)政府為其民政機關(單位)。
- 第 3 條戶之區分如下: 一、共同生活戶:在同一家或同一處所共同生活之普通住戶。 二、共同事業戶:在同一處所同一主管人之下經營共同事業之工廠、商店 、寺廟、機關、學校或其他公私場所。 三、單獨生活戶:單獨居住一處所而獨立生活者。 同一處所有性質不同之戶並存者,應依其性質分別立戶。共同事業戶有名 稱者,應標明其名稱。
- 第 4 條共同生活戶內之人口,其排列次序如下: 一、戶長。 二、戶長之配偶。 三、戶長之直系尊親屬。 四、戶長之直系卑親屬。 五、戶長之旁系親屬。 六、其他家屬。 七、寄居人。 共同事業戶內之人口,其排列次序如下: 一、戶長。 二、受僱人。 三、學生。 四、收容人。 五、其他成員。 六、寄居人。 共同事業戶戶長另設有共同生活戶或單獨生活戶者,應註明其戶籍地址。
- 第 5 條戶政事務所應於接獲入出國管理機關之當事人出境滿二年未入境人口通報 時,通知應為申請之人限期辦理遷出登記;未依限辦理遷出登記者,戶政 事務所於查核當事人戶籍資料後,得依本法第四十二條規定逕行為之,並 通知應為申請之人。
- 第 6 條申請人依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規定辦理遷入登記,應向遷入地戶政事務所 為之。
- 第 7 條各機關需用戶籍資料,得請戶政機關提供或自行抄錄、查對。 前項需用戶籍資料機關已建置電腦化作業者,應依規定申請與戶政資訊系 統連結,取得戶籍資料。
- 第 8 條本法所稱戶籍資料,指各項戶籍登記申請書、檔存證明文件、簿冊、卡片 及電腦儲存媒體等資料。
- 第 二 章 戶籍登記
- 第 9 條戶籍登記,應經申請人之申請。但於戶口清查後,初次辦理戶籍登記或依 本法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第四十二條、第四十八條第三項但書及第 四項、第四十九條第二項、第五十條規定辦理者,戶政事務所得依矯正機 關、警察機關、入出國管理機關、檢察官、法院、軍事法院、衛生主管機 關、中央主管機關、直轄市、縣(市)社政主管機關、房屋所有權人、房 屋管理機關、地方自治機關之通知或依職權逕為登記。 登記後發生訴訟,經法院裁判確定,應依本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申請變更登 記,經依本法第四十八條第三項規定以書面催告後仍不申請者,戶政事務 所應依職權逕為登記,並應於登記後通知本人。
- 第 10 條同一事件,牽涉二種以上登記者,應分別辦理登記。
- 第 11 條戶籍登記申請書,應載明戶號、戶長姓名、當事人出生年月日、當事人及 申請人姓名、國民身分證統一編號、住址、申請日期。
- 第 12 條戶政事務所受理戶籍登記所載日期,應依事件發生之日期記載。事件發生 地日期與臺灣地區日期不一致,經申請人提出事證者,戶政事務所得於戶 籍登記記事載明。
- 第 13 條下列登記,申請人應於申請時提出證明文件正本: 一、出生登記。 二、認領登記。 三、收養、終止收養登記。 四、結婚、離婚登記。但於中華民國九十七年五月二十二日以前(包括九 十七年五月二十二日當日)結婚,結婚雙方當事人與二人以上親見公 開儀式之證人親自到場辦理登記者,得免提結婚證明文件。 五、監護登記。 六、輔助登記。 七、未成年子女權利義務行使負擔登記。 八、死亡、死亡宣告登記。 九、初設戶籍登記。 十、遷徙登記:單獨立戶者。 十一、分(合)戶登記。 十二、出生地登記。 十三、變更、撤銷或廢止登記。 十四、非過錄錯誤之更正登記。 前項第六款規定,自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施行。
- 第 14 條申請人依前條規定提出之證明文件,經戶政事務所查驗後,除出生、死亡 及初設戶籍登記之證明文件應留存正本外,其餘登記之證明文件,得以影 本留存。 依前項規定提出之證明文件及申請人依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出具之委託文 件,係在國外作成者,應經我國駐外使領館、代表處、辦事處或其他外交 部授權機構(以下簡稱駐外館處)驗證;其在大陸地區或香港、澳門作成 者,應經行政院設立或指定之機構或委託之民間團體驗證;其在國內由外 國駐我國使領館或授權機構製作者,應經外交部複驗。 前項文件為外文者,應檢附經駐外館處驗證或國內公證人認證之中文譯本 。
- 第 15 條戶籍登記事項錯誤或脫漏,係因戶政事務所作業錯誤所致者,由現戶籍地 戶政事務所查明更正,並通知當事人或原申請人。
- 第 16 條戶籍登記事項錯誤,係因當事人申報錯誤所致者,應由當事人提出下列證 明文件之一,向現戶籍地戶政事務所申請更正: 一、在臺灣地區初次登記戶籍或登記戶籍前之戶籍資料。 二、政府機關核發並蓋有發證機關印信之原始國民身分證。 三、各級學校、軍、警學校或各種訓練班、團、隊畢(肄)業證明文件。 四、公、私立醫療機構或合格助產士出具之出生證明書。 五、國防部或陸軍、海軍、空軍、聯合後勤、後備、憲兵司令部所發停、 除役、退伍(令)證明書或兵籍資料證明書。 六、涉及事證確認之法院確定裁判、檢察官不起訴處分書、緩起訴處分書 ,或國內公證人之公、認證書等。 七、其他機關(構)核發之足資證明文件。
- 第 17 條更正出生年月日所檢附之證明文件,除屬前條第一款、第六款所定文件外 ,均以其發證日期或資料建立日期較在臺灣地區初次登記戶籍之證件發證 日期先者為限。但發證日期較在臺灣地區初次登記戶籍之證件發證日期為 後者,應檢附資料建立日期較在臺灣地區初次登記戶籍之證件發證日期為 先之有關機關(構)檔存原始資料影本。
- 第 18 條更正出生年月日證件所載歲數,以國曆足歲計算。證件僅載有歲數者,以 其發證或建立之民國紀元減去所載歲數,推定其出生年次。但民國前出生 者,以證件所載歲數,減去發證或建立時之年份,再加一計算。
- 第 19 條本法第四十八條第三項及第四項之催告,其所定期限不得少於七日,催告 書應送達應為申請之人。 戶政事務所辦理本法第四十八條第四項所定登記之催告,應載明經催告屆 期仍不申請者,由戶政事務所依本法第四十八條第四項規定逕行為之。 戶政事務所依本法第四十八條第三項及第四項規定逕為登記後,應通知應 為申請之人。 戶政事務所依本法第五十條第一項規定逕為登記者,應將其全戶戶籍暫遷 至該戶政事務所並註明地址,同時通報警察機關。
- 第 20 條戶籍登記之申請手續不全者,戶政事務所應一次告知補正。
- 第 21 條戶政事務所受理戶籍登記,應查驗其國民身分證及戶口名簿正本。但外國 人、無國籍人、臺灣地區無戶籍國民、大陸地區人民、香港或澳門居民, 應查驗其護照或入出國許可證明文件正本。 戶政事務所受理戶籍登記,應將受理登記資料登錄於電腦系統,列印戶籍 登記申請書,並於戶口名簿有關欄位內為必要之註記後,以戶籍登記申請 書及留存之證明文件正本或影本,按年及村(里)分類裝釘存放戶政事務 所。
- 第 22 條戶籍登記事項,應登記於戶籍登記資料有關欄位或有關之戶內,並均載明 其事由及日期。戶長有變更、死亡、死亡宣告、遷出、分(合)戶、住址 變更、撤銷戶籍或廢止戶籍登記時,該戶籍登記資料列為除戶備份保存。 前項因戶長變更、死亡、死亡宣告、遷出、分(合)戶、住址變更、撤銷 戶籍或廢止戶籍,列為除戶時,戶內尚有設籍人口者,應由該項登記之申 請人,擇定戶內具行為能力者一人繼為戶長;戶內設籍人口均為無行為能 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時,應由最年長者一人繼為戶長。 戶長經戶政事務所依本法第四十二條或第四十八條第四項規定逕為死亡、 死亡宣告、遷出、住址變更、撤銷戶籍或廢止戶籍之登記,並列為除戶時 ,應依前項規定擇定一人繼為戶長。
- 第 三 章 戶口調查及統計
- 第 23 條戶口清查之區域及期間,由直轄市、縣(市)政府訂定,報中央主管機關 備查。
- 第 24 條戶口清查日,由直轄市、縣(市)政府定之。
- 第 25 條辦理戶口清查,由戶政事務所派員依鄰內戶之次第發給戶籤,註明村(里 )鄰及戶之門牌號碼,並於清查日起按戶查口,填寫戶口清查表。戶口清 查表,得以戶籍登記申請書代替,由清查人員填寫,並由受清查人之戶長 或其代理人簽名或蓋章。共同事業戶,得發交受清查之戶填報。
- 第 26 條戶口清查,以戶為單位,依村(里)鄰及門牌號碼編組。
- 第 27 條戶政事務所於戶口清查完竣,派員複查後,應即辦理戶籍登記,並編製成 果統計表,層報中央主管機關。
- 第 28 條未辦理戶籍登記區域初次辦理戶籍登記,由戶政事務所依戶口清查資料登 錄於電腦系統,另以副本按村(里)合訂,彙送直轄市、縣(市)政府備 查。
- 第 29 條辦理戶口調查及戶籍登記所用之各項書表,由戶政事務所自行印製或由直 轄市、縣(市)政府統籌印製。 戶口調查及戶籍登記書表記載事項經更正者,應於更正處加蓋更正人印章 。
- 第 30 條戶口調查及戶籍登記,應查記戶內居住已滿或預期居住三個月以上之現住 人口。
- 第 31 條戶政事務所按戶逐口辦理戶口調查時,村(里)鄰長、村(里)幹事、警 勤區員警及入出國管理機關人員應予協助。
- 第 32 條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查對校正戶籍登記事項者,在申請戶籍登記或請領各 項證明時,戶政事務所應通知補辦。
- 第 33 條依本法第七十二條規定查記教育程度,應依各級中等以上學校通報之畢( 結)業及新生教育程度查記名冊、當事人之申請或戶政人員口頭查詢所得 ,逕為註記。 前項教育程度註記資料,免填學校及科、系、所、院或學程名稱。
- 第 34 條戶口統計表格式、編製方法及編報日期,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 第 四 章 附則
- 第 35 條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辦理戶口調查及登記所訂之實施程序或補充規定 ,應報中央主管機關備查。
- 第 36 條本細則除另定施行日期者外,自發布日施行。
中央歷史法規所有條文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民政類
戶籍法施行細則
非現行版本
民國 98 年 01 月 07 日
中華民國98年1月7日內政部台內戶字第0970213623號令修正發布全文36條;除第13條第1項第6款規定自98年11月23日施行外,其餘自發布日施行
中華民國101年12月25日行政院院臺規揆字第1010154558號公告第16條第5款所列屬「國防部聯合後勤司令部」、「國防部後備司令部」、「國防部憲兵司令部」之權責事項,自102年1月1日起分別改由「國防部陸軍司令部」、「國防部後備指揮部」、「國防部憲兵指揮部」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