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以下簡稱本局)為促進社區大學課程發展,增進民眾公民素養,特 依臺北市社區大學設置及管理辦法第八條訂定本要點。
- 二、社區大學課程分一般性課程及專案性課程。
- 三、一般性課程分下列三類: (一)學術課程:旨在提升民眾學術涵養,拓展知識廣度,培養思考分析與理性判斷的 能力,包括人文、社會、自然等課程。 (二)社團課程:旨在促進民眾參與社區服務,培養民主素養,發揮社會關懷,凝聚團 體意識,包括社區參與及社團服務等課程。 (三)生活藝能課程:旨在充實民眾生活實用知能與藝術素養,提供正當休閒與提升生 活品質,包括自我發展、人際溝通、身心保健及休閒運動等課程。
- 四、專案性課程,旨在配合市政宣導,培養民眾公民素養之課程。本課程限於學術與社團課 程,包括公民素養、環境生態、多元文化、弱勢關懷、社區發展、志工培訓及市政建設 等相關議題之課程。
- 五、社區大學一般性課程開設原則如下: (一)符合社區大學精神及社區文化特色。 (二)符應普世價值。 (三)符合科學原理。 (四)符合公民倫理道德。 (五)符合相關法令規定。 (六)學術、社團及生活藝能課程之開設,應有適當比例。 (七)每門課上課時間以十八週為原則。
- 六、社區大學專案性課程開設原則如下: (一)依本局設定之年度重點議題申請辦理。 (二)每門課上課時間依本局年度專案性課程開設規定辦理。 (三)每班學員人數不少於十五人。
- 七、課程開設報核規定如下: (一)一般性課程: 報核時間:第一期(春季班)於上年度十二月一日,第二期(秋季班)於每年六 月一日。 1.檢具資料:前期開設課程概況、成果與檢討、一般性課程總表、分類表、每門 課程資料(含課程名稱、目標、課程大綱、上課日期及時數、上課地點、師資 簡介、學員資格、收費規定等)。 (二)專案性課程: 1.報核時間:依本局規定之申請時限內完成。 2.檢具資料:課程資料(含課程名稱、目標、課程大綱、上課日期及時數、師資 簡介、預期效益等)及各項費用明細表。
- 八、一般性及專案性課程審核作業,由本局邀請學者專家審議之。
- 九、經本局審查通過之專案性課程,得酌予經費補助,每年至多以新臺幣二十萬元為原則。
- 十、本要點修正條文自中華民國九十八年二月一日施行。
臺北市法規所有條文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北市05-08-2023
行政規則:屬行政程序法第159條第2項第1款
民國 97 年 10 月 30 日
中華民國97年10月30日臺北市政府教育局(97)北市教社字第09739722900號函修正全文10點;並自98年2月1日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