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央編章節條文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國家賠償類
民國 109 年 06 月 08 日
中華民國109年6月8日行政院院臺法字第1090175949號令修正發布第16、24、28、41條條文
  • 第 三 章 協議
  • 第 二 節 協議之進行
  • 第 15 條
    同一賠償事件,數機關均應負損害賠償責任時,被請求之賠償義務機關, 應以書面通知未被請求之賠償義務機關參加協議。 未被請求之賠償義務機關未參加協議者,被請求之賠償義務機關,應將協 議結果通知之,以為處理之依據。
  • 第 16 條
    賠償義務機關應以書面通知為侵害行為之所屬公務員或受委託行使公權力 之團體、個人,或公共設施因設置或管理有欠缺,致人民生命、身體、人 身自由或財產受損害,而就損害原因有應負責之人,於協議期日到場陳述 意見。
  • 第 17 條
    損害賠償之請求,應以書面載明左列各款事項,由請求權人或代理人簽名 或蓋章,提出於賠償義務機關。 一、請求權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出生地、身分證統一編號、職 業、住所或居所。請求權人為法人或其他團體者,其名稱、主事務所 或主營業所及代表人之姓名、性別、住所或居所。 二、有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出生地、身分證統一編號 、職業、住所或居所。 三、請求賠償之事實、理由及證據。 四、請求損害賠償之金額或回復原狀之內容。 五、賠償義務機關。 六、年、月、日。 損害賠償之請求,不合前項所定程式者,賠償義務機關應即通知請求權人 或其代理人於相當期間內補正。
  • 第 18 條
    數機關均應負損害賠償責任時,請求權人得對賠償義務機關中之一機關, 或數機關,或其全體同時或先後,請求全部或一部之損害賠償。 前項情形,請求權人如同時或先後向賠償義務機關請求全部或一部之賠償 時,應載明其已向其他賠償義務機關請求賠償之金額或申請回復原狀之內 容。
  • 第 19 條
    被請求賠償損害之機關,認非賠償義務機關或無賠償義務者,得不經協議 ,於收到請求權人之請求起三十日內,以書面敘明理由拒絕之,並通知有 關機關。
  • 第 20 條
    賠償義務機關於協議前,應就與協議有關之事項,蒐集證據。
  • 第 21 條
    賠償義務機關為第一次協議之通知,至遲應於協議期日五日前,送達於請 求權人。 前項通知所載第一次之協議期日為開始協議之日。
  • 第 22 條
    賠償義務機關於協議時,得按事件之性質,洽請具有專門知識經驗之人陳 述意見,並支給旅費及出席費。 請求賠償之金額或回復原狀之費用,在同一事件達一定之金額時,該管地 方檢察署應賠償義務機關之請,得指派檢察官提供法律上之意見。 前項一定之金額由法務部擬訂,報請行政院核定之。
  • 第 23 條
    賠償義務機關應指派所屬職員,記載協議紀錄。 協議紀錄應記載左列各款事項: 一、協議之處所及年、月、日。 二、到場之請求權人或代理人。賠償義務機關之代表人或其指定代理人、 第十五條、第十六條及第二十二條所定之人員。 三、協議事件之案號、案由。 四、請求權人請求損害賠償之金額或回復原狀之內容及請求之事實理由。 五、賠償義務機關之意見。 六、第十五條、第十六條及第二十二條所定人員之意見。 七、其他重要事項。 八、協議結果。 前項第二款人員應緊接協議紀錄之末行簽名或蓋章。
  • 第 24 條
    賠償義務機關得在一定金額限度內,逕行決定賠償金額。 前項金額限度,中央政府各機關,由行政院依機關等級定之;縣(市)、 鄉(鎮、市),由縣(市)定之;直轄市,由其自行定之。
  • 第 25 條
    賠償義務機關認應賠償之金額,超過前條所定之限度時,應報請其直接上 級機關核定後,始得為賠償之決定。 前項金額如超過其直接上級機關,依前條規定所得決定之金額限度時,該 直接上級機關應報請再上級機關核定。 有核定權限之上級機關,於接到前二項請求時,應於十五日內為核定。
  • 第 26 條
    自開始協議之日起逾六十日協議不成立者,賠償義務機關應依請求權人之 申請,發給協議不成立證明書。 請求權人未依前項規定申請發給協議不成立證明書者,得請求賠償義務機 關繼續協議,但以一次為限。
  • 第 27 條
    協議成立時,應作成協議書,記載左列各款事項,由到場之請求權人或代 理人及賠償義務機關之代表人或其指定代理人簽名或蓋章,並蓋機關之印 信: 一、請求權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出生地、身分證統一編號、職 業、住所或居所。請求權人為法人或其他團體者,其名稱、主事務所 或主營業所及代表人之姓名、性別、住所或居所。 二、有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出生地、身分證統一編號 、職業、住所或居所。 三、賠償義務機關之名稱及所在地。 四、協議事件之案由及案號。 五、損害賠償之金額或回復原狀之內容。 六、請求權人對於同一原因事實所發生之其他損害,願拋棄其損害賠償請 求權者,其拋棄之意旨。 七、年、月、日。 前項協議書,應由賠償義務機關於協議成立後十日內送達於請求權人。
  • 第 28 條
    協議文書得由賠償義務機關派員或交由郵務機構送達,並應由送達人作成 送達證書。 協議文書之送達,除前項規定外,準用民事訴訟法關於送達之規定。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