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法務部 114.04.30 法律字第11403500830號書函
- 對於因行政處分、法院裁定負有義務之人所為之執行,自行政處分、法院裁定確定之日起5年內未經執行者,不得再執行;對於直接依法令負有義務之人所為之執行,自主管機關另以書面通知限期履行之文書所定期間屆滿之日起,5年內未經執行者,不得再執行。已開始執行之行政事件,自處分、裁定確定之日起或其他依法令負有義務經通知限期履行之文書所期間屆滿之日起經過10年,不得再繼續執行
2.
- 法務部 112.07.07 法律字第11203507840號書函
- 公法上請求權消滅時效,除行政程序法或其他法律有特別規定者外,得類推適用民法有關消滅時效之中斷、重行起算及不完成等相關規定,以補充法律規定之不足
3.
- 臺北市政府法務局 112.01.31 便箋
- 臺北市政府法務局就都市發展局為受處分人未繳納罰鍰將屆期案件業移送行政執行,經受處分人申請延緩執行,涉及民法、行政執行法、強制執行法相關規定,及實務上意見之說明
4.
- 法務部 107.03.12 法律字第10703503250號書函
- 行政執行法第7條第1項規定參照,行政執行期間經過後,僅生無法依行政執行法繼續執行之效果,公法上請求權並非因之當然消滅,故義務人倘於公法上請求權時效完成前自行繳納,原處分機關自仍得受領,不生不當得利問題
5.
- 法務部 105.01.18 法律字第10503500350號函
- 國家賠償請求權消滅時效,應以請求權人實際知悉損害及其損害係由違法行政處分所致時起算,另時效中斷要件所稱請求,仍須視請求權人有無向賠償義務機關請求賠償意思表示;又行政訴訟判決不生拘束普通法院效力,公務員仍視其對國家賠償責任之原因事實有無故意或過失分別判斷
6.
- 法務部 104.08.06 法律字第10403509720號函
- 關於各鄉鎮市調解委員會調解書等用紙格式修正建議,個人資料保護法並非規定個人資料一律均須保密或禁止利用,依據前法第16條調解書等書件記載個人資料屬為執行法定職務必要範圍,於特定目的蒐集和利用該資料,又建議列席協同調解人職業欄位為刪除或整併,於該人簽章之字跡或字體有難以辨識其姓名時,調解書之明確性則有待商榷,至其資料受他人不法利用則應依具體個案情形,循相關法律規定救濟
7.
- 法務部 104.07.03 法律字第10403506600號函
- 行政程序法第131條、民法第129、137條規定參照,公法上請求權消滅時效,除行政程序法或其他法律有特別規定外,得類推適用民法消滅時效中斷、重行起算及不完成等規定,以補充法律規定不足;又行政機關為實現公法上請求權而「開始執行行為或聲請強制執行」,該公法上請求權消滅時效應可中斷,並在整個執行程序終結時,重行起算時效
8.
- 法務部 104.07.03 法律字第10403506660號函
- 機關於執行行政程序法第131條關於受處分人消滅之效力,涉及行政執行法第7、8條等規定及公法上請求權與不當得利等事項處理之說明
9.
- 法務部 103.06.05 法律字第10303506730號函
- 戰士授田憑據處理條例第2條、行政程序法第131條、民法第125、129、130條及相關函令參照,請求核發戰士授田憑證補償金公法上請求權在法律未明定其時效期間前,固得類推適用民法一般請求權15年消滅時效之規定,並於當事人申請登記發給補償金時發生時效中斷之效力,惟於申請登記後6個月內未提起行政救濟,其時效即視為不中斷,當事人公法上請求權,因係於行政程序法施行前即已發生,故至遲於90.01.01施行日起算5年後,其權利均已歸於消滅
10.
- 法務部 102.10.21 法律字第10203511630號函
- 行政程序法第119、131條等規定參照,信賴基礎不僅指行政處分,亦包括行政法規,另行政機關為實現公法上請求權而「開始執行行為或聲請強制執行」者,該公法上請求權消滅時效應可中斷,並於整個執行程序終結時,重行起算時效,故公法上請求權消滅時效,得因移送行政執行而中斷
11.
- 法務部 102.09.14 法律字第10203509550號函
- 行政執行法第7條、行政程序法第131條規定參照,行政機關就核發執行憑證案件,於未逾執行期間時,得再移送行政執行,惟縱具體個案公法上請求權因時效中斷重行起算而尚未罹於時效,但如已逾上述規定所定執行期間者,即不得再予執行
12.
- 法務部 102.08.02 法律字第10203506560號函
- 行政程序法第131條、中央法規標準法第13條規定參照,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人民對行政機關公法上請求權,如係「102年5月23日(含)以前發生,且其時效並於102年5月23日(含)以前已完成」者,因新法並未有溯及適用明文,基於法律不溯既往原則,其已消滅公法上請求權不受影響
13.
- 法務部 102.08.01 法律字第10203508590號書函
- 行政程序法第17條規定參照,民眾於該法施行前,如已依法提出補發補償費請求,惟誤向無管轄權機關提出申請,該無管轄權機關應依法移送有管轄權機關。如未即時移送,為保障人民權益,不致因不諳機關權限分工及行政手續而遭受不利益,似應參酌上開規定立法目的,視同已在法定期間內向有管轄權機關提出申請,並發生公法上請求權消滅時效中斷效果
14.
- 法務部 102.06.20 法律字第10203506490號函
- 法務部就「建議地方法院檢察署轉介調解案件,以當事人住所地之調解委員會為主」、「現行調解不成立證明書格式欄位,包含當事人個人資料,有無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汽機車無庸換發汽機車行照,調解時當事人無行照,無法證明交通事故車輛所有人」所詢事項之意見
15.
-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 102.02.06 勞動 4字第1020130124號函
- 有關勞工退休金請求權時效、「請求」因文件不全而補正及遺屬或指定請領人請領一次退休金等相關規定解釋
16.
- 臺北市政府 101.02.20 北市法綜字第10130450800號函
- 依大法官解釋第107號及第164號解釋,已登記不動產所有人之除去妨害請求權,依其性質,無民法消滅時效規定之適用,另,其消滅時效之期限,依民法之規定,因起訴或聲請強制執行而中斷消滅時效,此一中斷消滅時效之規定,係就限於屬於消滅時效客體之權力,而不及於非屬消滅時效客體為宜
17.
- 內政部 100.11.14 內授中辦地字第1000046664號函
- 對於市地重劃土地所有權人以分期方式繳納其應繳納之差額地價,期間有期別未繳納或分期繳納期限屆滿未繳納者,依法移送強制執行之公法上請求權起算,依民法「消滅時效」之規定,自請求權可行使時起算,又平均地權條例規定,公告閱覽期間期滿後,該處分即為確定,另依行政執行法關於以行政處分為執行名義者處分確定之日為執行期間起算日,故應以差額地價請求權於公告閱覽期滿時確定,執行期間即開始起算
18.
- 法務部 100.11.07 法律字第1000013685號函
- 市地重劃土地所有權人應繳納差額地價,以分期方式繳納,如期間有期別未繳納或分期繳納期限屆滿未繳納,依法移送強制執行,其差額地價請求權於公告閱覽期滿時確定,執行期間即開始起算
19.
- 法務部 100.10.28 法律字第1000015924號函
- 公法上請求權消滅時效,除法律有特別規定者外,得類推適用民法相關規定;申請亡故退伍軍人餘額退伍金,如不具相關規定程序及方式而可補正,宜定相當期間命其補正,逾期未補正,得以申請不合法為理由駁回,如該駁回處分確定,則申請不生時效中斷效力
20.
- 法務部 100.04.29 法律字第1000003460號函
- 公法上請求權消滅時效,除行政程序法或其他法律有特別規定者外,復得類推適用民法相關規定。而行政機關為實現公法上請求權開始執行行為或聲請強制執行,該公法上請求權消滅時效應可中斷,並於整個執行程序終結時,重行起算時效
21.
- 法務部 99.05.25 法律字第0999016088號書函
- 關於政府機關與居住公有房舍之現職軍公教員工間之私法上債權債務關係,其請求權之消滅時效,應適用民法第125條至第147條之規定,並不適用行政程序法第131條之規定,但因本件涉及公教人員住宅及福利法令通案事由,建請逕洽主管機關之意見
22.
- 法務部 97.09.16 法律決字第0970026074號函
- 勞工保險對於紓困貸款債務,若符合債務清理條例者,自能依此而為清理債務之動作,但其仍需依法申報此債權,其時效因此而中斷,若資格不符該條例者,其屬司法之行為,應依民事法律為處理原則
23.
- 內政部 96.04.02 台內營字第0960802131號函
- 行政執行法修正施行前所開徵之工程受益費案件,於95年底經合法送達取證後,是否得予移送行政執行處強制執行疑義
24.
- 法務部 96.01.24 法律決字第0950043836號書函
- 有關申請補發民國84年至87年間之相關費用請求權時效疑義
25.
- 臺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 95.10.19 北市法三字第09532366000號函
- 所謂承認,係應受時效利益之當事人,對因時效喪失請求權之人,表示其權利存在,其法律上性質,為觀念通知,故無須有欲望中斷時效之意思,雖不以處分能力及處分權限為必要,但以有管理能力或有管理權限為必要
26.
- 臺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 95.05.01 簽見
- 本案債權憑證原應按期換發債權憑證,卻因故迄94年始重新換發債權憑證,無論原債權請求時效為何,均已罹於時效,即使依原執行名義或債權憑證聲請法院再行強執時,亦不生中斷時效或事由終止重行起算時效問題
27.
- 法務部 93.06.17 法律字第0930024200號函
- 國家賠償案件經請求權人依國家賠償法提出請求後,賠償義務機關認無賠償義務拒絕賠償者,如請求權人收受拒絕賠償理由書後6個月內未起訴者,不中斷同法第8條第1項時效期間之進行
28.
- 法務部 93.02.20 法律字第0930002100號函
- 行政程序法施行前已發生之公法上請求權其類推適用民法消滅時效期間之規定時,有關時效中斷及重行起算之規定,是否均得類推適用
29.
- 法務部 92.10.24 法律字第0920040708號函
- 關於行政程序法施行前已發生之公法上請求權,其類推適用民法消滅時效期間之規定時,一般消滅時效期間及時效中斷及重行起算之規定,是否均得類推適用疑義乙案
30.
- 臺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 92.03.17 簽見
- 本案已配合辦理承租或提供有償使用之寺廟,應追收最近五年占用期間無權占用使用補償金之起算日,原則依上開規定應以本府第一次催告函通知之日起往前追溯五年,始符合規定
31.
- 法務部 89.10.05 (89)法律字第000411號函
- 有關行政程序法施行期間溯及問題,尤以請求權事項,是否溯及歷年積欠之工程受益費乙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