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八 章 裁處程序
- 第 35 條行為人對於行政機關依前條所為之強制排除抗拒保全證據或強制到指定處 所查證身分不服者,得向該行政機關執行職務之人員,當場陳述理由表示 異議。 行政機關執行職務之人員,認前項異議有理由者,應停止或變更強制排除 抗拒保全證據或強制到指定處所查證身分之處置;認無理由者,得繼續執 行。經行為人請求者,應將其異議要旨製作紀錄交付之。
- 第 38 條扣留,應作成紀錄,記載實施之時間、處所、扣留物之名目及其他必要之 事項,並由在場之人簽名、蓋章或按指印;其拒絕簽名、蓋章或按指印者 ,應記明其事由。 扣留物之所有人、持有人或保管人在場或請求時,應製作收據,記載扣留 物之名目,交付之。
- 第 40 條扣留物於案件終結前無留存之必要,或案件為不予處罰或未為沒入之裁處 者,應發還之;其經依前條規定拍賣或變賣而保管其價金或毀棄者,發還 或償還其價金。但應沒入或為調查他案應留存者,不在此限。 扣留物之應受發還人所在不明,或因其他事故不能發還者,應公告之;自 公告之日起滿六個月,無人申請發還者,以其物歸屬公庫。
- 第 43 條行政機關為第二條第一款及第二款之裁處前,應依受處罰者之申請,舉行 聽證。但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有前條但書各款情形之一。 二、影響自由或權利之內容及程度顯屬輕微。 三、經依行政程序法第一百零四條規定,通知受處罰者陳述意見,而未於 期限內陳述意見。
中央編章節條文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通用類
民國 111 年 06 月 15 日
中華民國111年6月15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1100049771號令修正公布第5條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