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央法規相關解釋令函

通用類
民國 110 年 01 月 20 日
中華民國110年1月20日總統華總一義字第11000004181號令修正公布第128條條文
1.
  • 法務部 108.04.16 法律字第10803505130號函
  • 行政程序法第15、19條規定參照,如不涉及公權力行使之權限移轉,則非屬權限委託;又「行政協助」係指平行或不相隸屬之行政機關間,在其權限範圍內,具有補充性質之互相協助,被請求機關主要係提供輔助性行為,目的在協助請求機關完成行政行為,並不生管轄移轉情形
2.
  • 法務部 102.12.03 法律字第10203513000號函
  • 行政程序法第159條規定參照,該條第1項所稱上級對下級機關不以組織法上具有隸屬關係者為限,凡業務監督機關就監督事項所函頒或發布行政規則,被監督機關即屬所稱下級機關,故該行政規則自有拘束被監督機關效力
3.
  • 內政部 102.10.14 內授消字第1020825028號函
  • 關於在2層以上之公共危險物品場所設置集液設施、機械通風之換氣標準、電動機及公共危險物品處理設備之安全裝置設置位置、排出儲槽內部氣體及蒸氣之構造設置、出入防液堤之階梯或土質坡道之設置、公共危險物品場所保留空地量測基準、儲存六類物品之數量限制、同一樓層不得相臨設置之定義、具有同等以上效能之防止可燃性蒸氣滯留措施之定義、專業人員負責簽證、消防安全設備圖說審查及竣工查驗之期限等執法疑義
4.
5.
  • 法務部 100.12.08 法律字第10000047600號函
  • 地方制度法第26條規定參照,自治條例經縣(市)議會議決後,如規定有罰則,應報經中央各該主管機關核定後公布;其餘除法律另有規定外,縣(市)規章公布後,應報中央各該主管機關備查
6.
  • 法務部 100.05.24 法律決字第1000009925號函
  • 參照行政程序法第160條、第161條及最高行政法院判例,菸酒查緝及檢舉案件處理作業要點第45點,就違反菸酒管理法之行政罰案件,已訂有裁罰參考基準,倘地方主管機關適用仍有不足,在不牴觸該要點範圍內,似非不得另訂裁量基準,以為補充
7.
  • 臺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 100.03.22 北市法一字第10030464100號
  • 行為人第4次被查獲非經紀業而經營仲介或代銷業務之行為,因未符合「臺北市政府地政處處理違反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事件統一裁罰基準」第2點丙類第3款規定「經移送司法機關執行完畢後」之要件,僅得以該裁罰基準第2點丙類第1款處以10萬元之罰鍰,並為禁止營業之處分
8.
  • 臺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 98.03.25 簽見
  • 地方政府機關對於原訂定之注意事項修正內容,如僅定供各機關參考,而非具有強制拘束效力者,宜將修正意旨以修訂文件或契約範本之方式為之,以符合政程序法第161條有關下達行政規則之規定
9.
  • 臺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 98.01.14 簽見
  • 為補充解釋補習及進修教育法之內容,而定義公司行號營業項目為技能技藝訓練業者,亦屬短期補習班範疇之令,其性質係屬行政程序法第159條第2項第2款規定之行政規則,如其內容並非額外增加法律所無之規定,即無牴觸法律問題
10.
11.
  • (廢) 財政部 97.03.12 台財稅字第09704513290號函
  • 屬行政規則之稅務違章案件裁罰金額或倍數參考表之裁量基準既有變更,雖相關法律規定並無變動,基於此等行政規則具有拘束訂定機關之效力,原處分機關另為處分時,應適用新修正之基準為裁罰
12.
  • 法務部 97.02.20 法律字第0960043586號函
  • 關於「稅務違章案件裁罰金額或倍數參考表」之性質係屬行政程序法第159條所稱裁量基準之行政規則,是其裁量基準縱有變更,既無變動相關之法律規定,自不生法律變更而須比較適用新舊法之問題,則無「從新從輕原則」之適用
13.
14.
  • 法務部 97.02.05 法律字第0970005128號書函
  • 地方機關設置訴願審議委員會審議下級機關所為行政處分是否違法或不當,係屬行政審查程序,不具司法審查性質,仍應依據法規、行政規則為審查,惟若行政規則屢經法院於審判案件時所不採,另行表示不同之法律見解,可斟酌情形,循行政管道陳請行政規則作成機關進行檢討修正或補充
15.
16.
17.
18.
19.
  • 臺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 94.04.28 簽見
  • 直轄市市區道路之管理,既屬直轄市自治事項,應臺北市政府並非中央之所屬機關,依行政程序法第161 條規定,就本案而言,自不受所揭函釋之拘束,而仍得本於自治權獨立解釋
20.
  • 臺北市政府 94.03.17 北市法二字第09430425100號函
  • 行政機關為確保行政目的達成,得就處分為附款,但附款本身不得違背行政之目的,並應與處分間具有正當合理關聯,所謂「提出切結不得預售」,其性質上為負擔,主要實益在於維護交易安全,故不生信賴保護之問題
21.
22.
23.
24.
25.
26.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