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規資訊中央歷史法規
行政/農業/林業
水土保持技術規範
非現行版本
中華民國103年9月11日行政院農業委員農水保字第1031862243號公告修正發布第六十四條;增訂第七節之一節名及第六十五條之一至第六十五條之三條文,並自即日生效
subject
所有條文
apps
編章節
tune
條文檢索
pin
條號查詢
history
歷史沿革
extension
制定依據
menu_book
相關解釋令函
change_circle
異動說明
drive_file_rename_outline
提案草案
file_download
檔案下載
附件下載
修正內容
- [增訂]
-
第六十五條之一
野溪清疏,指以工程方法將溪床上淤積之土石等堆積物,進行清淤或疏通,以減免災害。 前項所定清淤,指將淤積土石清離溪床;疏通,指整理或暢通堵塞之水路。 野溪清疏得視減災之急迫性,區分為平時清疏及緊急清疏。
- [增訂]
-
第六十五條之二
平時清疏,應設計足以排放重現期距二年至五年降雨強度之深槽斷面。並得視需要,漸次擴 大通洪斷面。 緊急清疏以疏通為原則。
- [增訂]
-
第六十五條之三
清疏後之土石,除販售及供其他公共工程使用外,得回填或布設於適當地點。 前項土石回填,宜與鄰地等高為原則;土石布設宜有適當之保護措施。
- [修正]
-
第六十四條
野溪指河川中、上游山坡地集水區內具有長度短、溪床坡度陡、溪床變動大、溪流水量變化 大等特性之自然溪谷。野溪治理指防止或減輕野溪淤積、沖蝕、淘刷與溪岸崩塌,並有效控 制土砂生產與移動,達成穩定流心,減少洪水、泥砂與土石流等災害所實施之治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