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戶政類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 有關林先生出生時從父姓,成年後改從母姓,嗣經婚生否認之訴更正父姓 名,得否再依民法第1059條第3項規定變更從父姓1案 發文機關:內政部
    發文字號:內政部 112.03.15. 台內戶字第1120108416號函
    發文日期:民國112年3月15日
    主旨:有關林先生出生時從父姓,成年後改從母姓,嗣經婚生否認之訴更
       正父姓名,得否再依民法第1059條第3項規定變更從父姓1案,復請
       查照。
    說明:
    一、依據法務部112年3月7日法律字第11203502930號函(如附件影本)辦
      理,兼復貴府111年12月21日屏府民戶字第11172321000號函。
    二、旨案林先生之母林女士與黃先生於74年結婚,於88年離婚。林先生推
      定為黃先生之婚生子女,未成年時從父之「黃」姓,成年後變更從母
      之「林」姓。其後,林女士與李先生(林先生之生父)於 111年結婚
      。嗣經否認之訴,更正父為李先生。有關林先生得否再依民法第1059
      條第3項規定,變更從「李」姓,經前揭法務部112年3月7日函復如下
      :
      (一)按民法第1059條第2項至第4項規定:「子女經出生登記後,於
         未成年前,得由父母以書面約定變更為父姓或母姓。(第 2項
         )子女已成年者,得變更為父姓或母姓。(第3項)前2項之變
         更,各以1次為限。(第4項)」該條第3項於99年5月19日修正
         時之立法理由:「姓氏選擇為憲法所保障之基本人權的範疇,
         故成年人應有權利依據自我認同選擇從父姓或母姓。」可知該
         項成年子女變更姓氏之規定,係指成年人依據自我認同選擇變
         更從父或母姓者,始足當之,倘非出於自我認同而選擇變更姓
         氏者,即不屬該項規範之情形,自不列入同條第 4項次數之計
         算(法務部104年4月1日法律字第10403503740號函及102年9月
         4日法律字第10203509790號函參照)。
      (二)次按民法第 1063條第2項規定:「前項推定,夫妻之一方或子
         女能證明子女非為婚生子女者,得提起否認之訴。」受婚生推
         定之子女,在夫、妻或該子女提起否認之訴,得有勝訴確定判
         決以前,任何人皆不得為相反之主張(最高法院75年台上字第
         2071號民事判例意旨參照);原受婚生推定之子女,如其婚生
         性被婚生否認之訴勝訴判決確定者,即成為非婚生子女。非婚
         生子女與其生父間,雖有事實上血統關係,尚非當然發生法律
         上直系血親關係,須有生父與生母結婚(民法第1064條規定參
         照)或經認領(民法第 1065條第1項規定參照)始成為婚生子
         女。復按民法第1059條之1第1項規定,非婚生子女從母姓。經
         生父認領者,適用民法第1059條第2項至第4項有關子女變更姓
         氏之規定。至於準正之子女,因生父與生母結婚,故準正之子
         女變更姓氏,應依民法第1059條第2項至第5項規定辦理(法務
         部104年11月23日法律字第10403514890號函參照)。
      (三)關於子女姓氏之取得,乃基於血統關係而來,其具有血緣性,
         子女之從姓係子女與父母最基本之關係。姓氏係姓名權而為人
         格權之一部分,具有社會人格之可辨識性,除有關個人之身分
         安定及交易安全外,尚具有家族制度之表徵,且亦涉及國情考
         量及父母之選擇權(法務部104年9月16日法律字第1040351187
         0號函參照)。是民法第1059條第3項成年子女之變更姓氏,係
         當事人依其自我認同而選擇變更姓氏,是以,子女於成年時變
         更父姓或母姓後,原法律上之父,經法院判決否認原婚生推定
         ,復因生父與生母結婚而視為婚生子女,則該次姓氏變更應不
         列入民法第1059條第4項次數之計算。
    三、本案請依前揭法務部 112年3月7日函意旨,依具體個案事實認定,本
      於職權審認核處。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