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跳到主要內容

原住民類 text_rotate_vertical 另存PDF print 友善列印

  • 依據 112年1月3日公布施行前原住民身分法第7條第3項規定改姓或從具傳 統名字取得身分,嗣後變更姓名而喪失身分者,仍得依本法施行後相關規 定申請取得原住民身分一案 發文機關:原住民族委員會
    發文字號:原住民族委員會 113.02.02. 原民綜字第1130003965號函
    發文日期:民國113年2月2日
    主旨:依據 112年1月3日公布施行前原住民身分法(下稱本法)第7條第3
       項規定改姓或從具傳統名字取得身分,嗣後變更姓名而喪失身分者
       ,仍得依本法施行後相關規定申請取得原住民身分一案,詳如說明
       ,請查照。
    說明:
    一、復新北市中和戶政事務所113年1月18日新北中戶字第1135820597號函
      。
    二、本法第 3條第1項、第6條第1項、第2項規定:「父或母為原住民,且
      符合下列各款規定之一者,取得原住民身分:一、取用父或母所屬原
      住民族之傳統名字;二、取用漢人姓名並以原住民族文字並列父或母
      所屬原住民族之傳統名字;三、從具原住民身分之父或母之姓。」、
      「為取得原住民身分,當事人得申請取用或以原住民族文字並列原住
      民族傳統名字,或從具原住民身分之父或母之姓;當事人未成年時,
      由法定代理人以書面約定申請,成年後,依個人意願申請,不受民法
      第1059條第1項、第4項、第1078條第1項、第2項及姓名條例第1條第2
      項規定之限制。」、「依前項規定申請取得原住民身分,除出生登記
      外,未成年時及成年後各以1次為限。」
    三、復按修正前本法第 4條第2項、第7條第1項及第3項分別規定:「原住
      民與非原住民結婚所生子女,從具原住民身分之父或母之姓或原住民
      傳統名字者,取得原住民身分」、「(第1項)第4條第2項及前條第2
      項、第 3項子女從具原住民身分之父、母之姓或原住民傳統名字,未
      成年時得由法定代理人協議或成年後依個人意願取得或變更,不受民
      法第1059條及姓名條例第1條第2項規定之限制。(第3項)第1項子女
      之變更從姓或取得原住民傳統名字,未成年時及成年後各以 1次為限
      。」。
    四、按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乃基於法安定性及信賴保護原則所生,用以
      拘束法律適用及立法行為之法治國家基本原則,其意義乃指新訂生效
      之法規,對於法規生效前「已發生事件」,除溯及既往之結果如係對
      受規範人有利,且對法安定性並無重大影響外,原則上不得適用(法
      務部105年2月1日法律字第10503502670號函參照)。查本法現行規定
      與修正前之規定,二者規範主體及取得方式不同,並分別賦予有不同
      之法律效果。再者,修正前條文業經111年憲判字第4號判決宣告違憲
      失效在案,故當事人依修正前本法第 7條規定從具原住民身分之父、
      母之姓或原住民傳統名字,嗣又於本法修正後生效前( 113年1月5日
      前),姓名變更而喪失原住民身分,仍得依現行規定,取用或以原住
      民族文字並列原住民族傳統名字,或從具原住民身分之父或母之姓,
      以申請原住民身分,以符憲法保障之意旨。
    五、另有關所提是否適用修正後本法第5條第2項,查該項適用之當事人為
      成年後申請放棄原住民身分者,為依本人意願自願喪失原住民身分,
      與因變更姓名而未符合取得原住民身分要件,應依法喪失之情事有別
      。
    六、請貴所本於權責調查事證後,依上開解釋意旨妥處。
快速回到頁首按鈕